严谨、规范、高效、创新
最新通知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通知

《河南日报》:变压力为动力打胜仗增效益 “三大战役”决胜国企改革

时间:2019-05-09 10:52:00 | 发布者:管理员

河南国企改革交出的成绩单令人振奋:2018年,26家省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735.6亿元,同比增长11.4%;实现利润总额142.7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8家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7.5亿元,同比增长29.9%,“三煤一钢”全部实现盈利。

  省政府国资委主任李涛说,省管企业运行质量有效改善,竞争力明显提升,这与变压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密不可分。

  全面深化改革这五年

  前哨战:奔着“减负”去

  三年前,国际能源原材料市场持续低迷,河南国有企业结构偏“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利润率下降、亏损额上升、偿债能力变差。

  减负成为首要任务。当时我省不少国有企业仍然附带有“办社会”职能,加重了企业的负担。“我们不能穿着‘棉衣棉裤’在市场的汪洋大海里游泳。”时任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马富国说。

  初步统计,省管企业需要分离移交38.7万户供电、34.1万户供水、15.7万户供热、3.2万户供气、36.4万户物业管理、29.7万名退休人员,还有52.1万人的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全部要由企业移交给地方。省政府国资委原改革办成员田伟民说,背着这么重的包袱,不仅国有企业自身改革难度大,寻求合作伙伴也会受影响,必须坚决交出去。

  国有企业“只要有的我都交”,地方政府“只要交的我都接”。2017年6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完成涉及百万职工家属大移交的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比国家要求的时间提前了一年半,打赢了一场国企改革“前哨战”。

  总攻战:奔着“脱困”去

  据2017年9月初步摸底,全省共有1055家“僵尸企业”,其中有168家是省管“僵尸企业”,涉及资产303亿元。这些“僵尸企业”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企业的优良存量资产。

  堵住“黑洞”,就能形成增长点。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飞行化工、橡胶轮胎2家公司,通过盘活原有土地成立尼龙科技公司,由原来长期停业的“僵尸企业”变成了发展势头强劲的“科技新秀”,产销率100%,年利润突破3亿元。“企业重生,我们也端起了新饭碗。”职工们欣喜地说。

  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僵尸企业”处置是深化国企改革的“牛鼻子”,而我省大型国有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行业。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地方微观改革政令叠加发力,至2018年10月底,我省共处置“僵尸企业”1124家,超额完成处置千家“僵尸企业”的目标,化解煤炭、钢铁过剩产能工作还受到国务院激励表彰,打了一场漂亮的国企改革“总攻战”,河南国有企业整体效益显著提升,创近五年最高水平。

  扫荡战:奔着“活力”去

  国有企业通过改革除宿疾、去沉疴,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做成“百年老店”,根本上还是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董事会“花架子”,国有股“一股独大”,外部董事“不懂事”……这些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弊病,导致员工缺乏积极性,企业缺乏创造力,久而久之就会失去竞争力。倒逼产生活力。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说:“国有企业可以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推进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通过上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不当“花瓶”,敢于“挑刺”,是省政府国资委对2018年首批社会化选聘外部董事的要求。此次公开选聘的外部董事,薪酬发放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列支,彻底打破省管企业“自招自聘”外部董事造成的“走过场”局面。接过聘书的杜海波谈起对新岗位的认识时说:“我要带着大数据时代的智慧财务理念上岗任职企业,高质量监督和服务企业战略决策。”

  治理结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改革……2018年10月,我省以规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吹响了国企改革“扫荡战”的“冲锋号”。“三大战役”为决胜国企改革攻坚战鸣锣开路,奋力夺取改革攻坚的最后胜利。